青铜器纹饰常装饰在器物的腹、颈、盖和足部。纹饰的内容大体可分为动物、人物和几何形三类。其纹饰形式多样, 通常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此处, 我们单以汉代青铜镜的边饰来探讨
装饰是对事物美化的一种手段和形式, 是形式美最直接、最纯粹的表现。人们追求美好, 离不开装饰艺术, 而装饰艺术又无处不在。正如蔡元培所说:“装饰者, 最普通之美术也。
西汉早期是战国镜与汉镜的交替时期
在形制和纹饰上既承袭了战国镜的风格
又逐渐加入了新的内容
四乳丁为基点的四分布局法
成为西汉前期铜镜纹饰布局的一大特点
汉镜构图中的“仙人弹琴”图像十分丰富,在西汉晚期以来流行的神人禽兽镜、神人画像镜中,此类图像几乎成为仙人乐舞百戏场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题材之一,然因缺少铭文或榜题的指证,这些“仙人弹琴”、“仙人听琴”、“仙人和琴吟唱”、“仙人伴琴起舞”之类的组图内涵,人们很少与伯牙、子期的“琴神话”联系起来。直到流行于东汉末年的神人神兽镜构图中,“伯牙弹琴、子期听琴”题材才被明确地强化而凸显,其中既有典型而稳定的“标准图式”,也有“伯牙弹琴子期吟”、“伯牙陈乐、众神见容”、“伯牙举乐、嗻业主阳”、“伯牙作乐、天禽并存”等铭文,成为汉镜神话图像研究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现象。
东汉神人神兽镜中,“伯牙弹琴”组图形构虽不尽相同,但均具有“胸前置琴、双手抚琴”的典型特征。依据镜图中神人、禽兽间的空间组合关系,可大致将其分为五类。
唐宋元明清更多铜镜了解!下方编号!
编号:D H I73 ⑧41⑧ 95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