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首页
BBS
翡翠玉雕
果核木雕
花卉盆景
匠人视频
匠人学堂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雕刻工坊
»
首页
›
果核木雕
›
木雕根雕
›
海南黄花梨长的格是什么?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海南黄花梨长的格是什么?
[复制链接]
90
|
0
|
2019-10-25 18: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雕刻工坊:www.sukuo.cn
海南
黄花梨
有个术语叫“格”,原本是海南黎族人的叫法,后来逐渐流行,所谓“格”就是黄花梨的树心部分。
出格了,就是说黄花梨树从树心开始有油性,树心变紫色了。一般盘的珠子都是树心料,油性密度好,好看。树的油性部分越多,这个料子越值钱。
海南黄花梨有价值的部分就在于格。历史上正宗的黄花梨家具,无一不是由黄花梨木的心材部分作原料的。格的色彩深,而且坚硬,密度大,不容易被虫蛀,不容易腐烂,做药用有提神、凉血、降压的功效。以前,老一辈的人都爱好用黄花梨的格做成枕头、床、桌子等各种物件。据说,海黄格做成的床,常年不挂蚊帐是没有任何蚊子靠近的,所以当地海黄还有个功效--驱蚊。
格的外面是边材部分,称为“漫”或者“标”,木质色彩浅,质地柔软,容易虫蛀也容易腐烂。边材部分就是由植物纤维及淀粉质组成的,质地疏松,富含营养,可以提供心材成长的各种养份。黄花梨木成材的过程,就是坚硬而又饱含油性的心材依靠边材的慢慢滋养,又慢慢侵噬边材的过程。新生的红色心材峥嵘初露,尚难成势,而白色的边材顽固不化,依然统治着主干。红与白的新旧交替犹如一场此消彼长的生死搏斗,时刻上演着触目惊心的历史断面。
海南黄花梨生长缓慢,主要就是因为格的长成很慢,有人曾用有20多年树龄的黄花梨木完整截面挖成一个木碗,发现该碗几乎呈全白色,只有碗底中心有小拇指粗细的一个深黄色的圆点,而这个深黄色的圆点才是黄花梨的心材。市面上有时会见到白皮很多的海黄手串,也有鬼眼,但是格的部分太少,这种手串的价格比较低。
大家常说的黄花梨木“五百年成碗口粗”,指的就是黄花梨的格,需要几百年才能长成碗口粗。曾有不良商人将边材染色制成家具,以假混真,但由于边材的质地疏松,营养丰富,所以易腐易蛀。有人就亲眼见过用一颗拥有五十年树龄的黄花梨木制作的椅子和橱柜,其上多处有“虫眼”。这种情况在用黄花梨木心材部分所做的家具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免责说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黄花梨
最近访问
头像模式
列表模式
相关帖子
•
有一个地方让人了解过去的人干了什么,预感未来的人将要干什么
•
文玩黑幕,你了解多少?
•
盆景界“没落的贵族”
•
橄榄核为什么比普通手串不好伺候?
•
史上最强玩家总结——谈谈海洋玉髓草花的价值判定(下篇)
•
这些文玩不升值
•
百宝嵌:有钱人的艳俗审美观
•
木雕里的养生之道,你知多少?
•
黄花梨手串怎么挑,怎么看
•
黄花梨如何挑?怎么选?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壞蛋】曉萌
700
主题
704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积分
0
收听TA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橄榄核雕
木雕根雕
竹雕
核桃葫芦
金银铜雕
骨雕皮雕
图文推荐
20亿年前的巨大陨石砸出的大坑,坑内埋藏着1000吨黄金和大量钻石
2019-11-07
日本最著名的十大盆景 有些有800年历史 令人咋舌
2019-11-07
古玩圈寒冬来临,大部分收藏家穷的要命
2019-11-07
人类起源是陨石?陨石中发现疑点,人类的起源再次引发争议 ...
2019-11-07
陨石可遇不可求,但关键得认识特征,无球粒陨石的矿物混融状态 .
2019-11-07
热门排行
1
7点不同!缅甸黄玉和金膏玉的区别
2
常见的7种转运珠手绳编法,7种不同样式!图解
3
山水盆景的制作办法图解
4
戈壁石竟有60多种!但最受欢迎是这几种,不知
5
盆景9大结顶技巧图解
6
金膏玉能否掀起市场新热潮?
7
紫金鼠的另类玩法,你绝对想不到!
8
鉴宝专家怎样鉴定瓷器,谈古瓷器常用的5种鉴
9
磁州窑名品古瓷欣赏,件件美观养眼!
10
铜川耀州瓷历史悠久,但你知道“耀瓷四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