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首页
BBS
翡翠玉雕
果核木雕
花卉盆景
匠人视频
匠人学堂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雕刻工坊
»
首页
›
翡翠玉雕
›
名瓷泥塑
›
钧窑一片帅哥过上了带风的步伐!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钧窑一片帅哥过上了带风的步伐!
[复制链接]
99
|
0
|
2019-10-26 18: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雕刻工坊:www.sukuo.cn
藏瓷界的俗语不胜枚举,
我们拿
钧窑
来说,
随便举例,
就有多达不下十条:
“五大名窑,钧为首”
“黄金有价,钧无价”
"钧瓷无对,窑变无双"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钧瓷挂红,价值连城”
“钧不挂红,一世受穷"
“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
省略部分大家在留言中继续 ~
问 题 是,
钧窑为何能博得如此众多眼球?
又为何仅凭一丈红,错了,“一点红”
就能让众人不惜千金去索求?
下面,我们简单从两个方面来聊聊。
—— 01 ——
那是在大唐,钧窑已兴
提起钧窑,更多人会想到宋代,其实其创始,还要更早,早到大唐年代,它之烧制,和唐代鲁山花瓷的烧制成功与发展密切相关。
花釉瓷其实也没它名字听起来花哨,
古玩
界称"唐钧",它是在黑釉、茶叶末釉、酱褐釉或灰白釉等地釉上点缀出蓝色、天蓝色、黄褐色、灰紫色或乳白色彩斑,这种大片彩斑看起来无比奇妙,有的任意点抹,有的纵情泼洒,天机超逸,没有陈格,大唐盛世的豪迈气魄在这种大写意中被尽情描摹 ↓
▲ 唐代花釉瓷 在"南青北白"的瓷器格局中独树一帜
唐代花釉瓷的出现,为钧瓷的兴起,奠定了良好的技术之基。这种绚丽多变的窑变效果,再经过晚唐和五代十国的加工,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淬炼,特别是到了北宋,全国一片欣欣向荣,其政通人和、民富国强,我们在《清明上河图》中早已见识,尤其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不夸张的说,其国民生产总值,赶超当世界范围内任何大都市,富华甲天下。
就是在这样大好时代的背景和支撑之下,北宋时期,
官窑
兴起,民窑林立,各地窑口,竞相争辉,随着五大名窑被确立,历史上真正的“瓷器时代”到来。其中的汝窑、官窑、钧窑都产自河南境内。而作为五大名窑之首的钧瓷,以窑变美妙的艺术,不仅受到民间喜爱,更受宫廷偏爱。
天然,被皇宫看上的钧窑,最终被垄断,走进大内高墙。到了北宋晚期,宋廷特意在钧瓷的故乡——禹州城北门里的钧台附近设窑,专门为宫廷烧造御用佳器。因为禹州古称钧台,明代称钧州,钧瓷遂由此得名。
在成为皇宫专属物之后,钧窑开始以豪华奢侈为尚,选料严格,成本基本不考虑,工艺要求更高,当然在器型上也发生根本变化,由原系为民间烧制的碗、盘等日用生活器皿,主要改烧各式花盆、盆奁儿,以及尊、瓶、炉之类的艺术陈设品。这些器物不仅造型端庄,技艺娴熟,而且千钧万变,意境无穷。尤以红、蓝、紫为基础,熔融交辉,形如流云,灿如晚霞,毫无矫揉做作之势,件件都散发出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 钧窑天蓝海棠红渣斗式花盆
后来,根据对钧台窑的考古钻探与发掘获得的资料证明,大约在北宋末年宋徽宗年间(即1101~1125年),钧瓷走向真正的黄金时代。
而正如前我们提到的色彩釉一样,只要成为皇宫御用后,民间便被开始严厉禁止,史料记载,钧窑开窑时都有官员现场把关监选,合格者直送宫中,其余一律砸碎深埋。在此种种严苛的政策压制和技术封锁下,钧瓷的身价和声望天然更高。但真正成就它“钧无双”地位的,其实还是它变幻莫测的成色秘诀。
—— 02 ——
钧窑成色,法贵天真
钧窑器最入眼的地方,在于其色泽的变幻万千和绚烂奇妙。或如蓝天,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红;或如美玉,却"似玉非玉腾似玉";或如群山叠翠、幽潭帆影;或如雪积南岭、玉暖冰河;或如星辰满天、寒鸦归林;再或如仙山环阁、飞云流水等,而且各种色彩交融流布,妙趣无穷。。。好了,排比拽文实在编不下去了,直接上几张实物图大家来感受感受:
▲ 以上都是馆藏,眼馋想入手的往下看噢 ~
如上,钧窑色泽中不仅有蓝中带红、紫斑等,仅红色这一类就有玫瑰紫、茄子紫、海棠红、胭脂、朱砂、火红、玫瑰红、宝石红、柿叶红等等数不清的色值。而钧瓷在入窑烧制时,是为单一色彩(大多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后来利用含铜、铁元素的釉料的不同特点,经过1300度以上高温沸腾、物理转化,最终才实现千变万化的艺术特效与天然美感。
钧瓷在成色时还显示出另一个显著特征,因为施釉较厚,导致在烧制过程中容易出现流釉现象,呈现出乳浊状不透明的效果,这些流动的小细线,最后被文学家们形象的比喻为“蚯蚓走泥纹”,这也成为现在鉴定钧瓷真伪的标准之一。
由此可见,窑变釉无论是其成色,还是施釉,这其中最有意味的是其过程中的不可控,它之完全不同于青花、粉彩、五彩等各种需要人工在釉上、釉下或釉中勾线、填色作具体精细造型的陶瓷品种,窑变釉在烧制过程中没有手作留痕,纯属天然流淌,最终呈现的完全是纯天然的色彩和线条。
综上,如果用一句话说,钧瓷窑变器物的产生,其实更多是一种意外,一种偶然,当观者和它们相遇,又可平添梦幻般的遐想,使其神秘性和魅力感大为增加,所以,藏瓷界既有“钧窑无对,窑变无双”,即找不到完全一样的两件钧瓷之说,它又被无数懂得欣赏,知悉它真正价值的人,描绘为“瓷上一点红,万世吃不穷”。而事实上哪有什么吃不穷,价连城呢?只不过这份天然与纯真,这份际遇与圆润,难得遇见罢。
元代钧瓷的特征
在造型上继承和发展着金代钧瓷的风格,以粗犷豪放的风格为神韵,排斥秀巧规整的风尚,最为突出的地方表现在作品尺寸。
在造型种类方面,虽也依碗盘碟盆缸瓶为多,但也更多出现了炉、鼎、尊等,标志着向纯粹审美功能作品的过渡,如堆花三足炉,双耳连座瓶等。
在工艺方面,明显承接了金代末期钧瓷的“不拘小节”的粗放性特征。其手的迹拍打明显,施釉厚薄不匀,并且多半釉不到足,有的作品甚至于为了数量原因,将内心剥釉或作无釉处理。
在釉的质感方面表现为,其釉质肥厚不一,垂釉、薄釉、棕眼随处可见。部分釉质有时显得精美含蓄流光溢彩,很多则显得质感生涩,缺少必要光泽玉润等。
在烧制过程中,很可能改素烧固胎,釉烧呈色的流程为一次烧成,因其胎质较宋钧松散、泛黄,敲击声音缺少瓷质钵音,其烧成温度较宋金时期钧窑明显偏低,约在1180℃-1240℃之间。
从釉色上看,元钧多天蓝、天青、月白,也有紫斑、红斑,但呈彩暗淡闷哑,装饰性较差,与宋钧的天然天成,美妙幻化,已不能同日而语。
从审美角度上看,元钧继续着金钧的蒙昧,处于一种质朴、童真的审美层次,与唐宋的雅士、文人的欣赏有着明显差距,但其釉色的成功把握,仍具有着永恒的魅力,鼓舞着钧瓷业的发展,当然这些评论仅现于当今出土的文物,也许还没有涉及元钧官窑的产品。
元代制瓷业是宋,金制瓷业的继续和发展。元瓷夹在宋和明清两个制瓷业高峰之间,过渡性十分明显。一方面,宋、金时期的一些名窑,如
磁州窑
、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的传统产品仍在继续烧造,特别是龙泉,青白系诸窑,由于外销的需要,大件器型增多,生产规模普遍扩大;另一方面,元代中晚期景德镇又正式烧出了青花,釉里红,钴蓝釉,铜红釉,卵白釉等新品种,为它日后成为瓷都奠定了基础。
元朝统治时期,北方
定窑
、耀州窑巳经走向衰落,钧窑和磁州窑则继续发展。
元代钧窑系的烧造中心仍是河南禹县。这时期钧瓷的影响比宋金时期还大,烧钧瓷的窑口在河南广有分布,河北、山西也有,形成了一个钧窑体系。和宋、金不同的是元钧瓷的胎子更厚,更粗糙、疏松,有砂粒及砂眼,胎子色彩深灰或土黄。胎釉结合不如宋钧紧密,釉子胳粗,有大气泡和棕眼。色彩一般是月白色或蓝灰色,个别器物上有紫红色彩斑,是人工有意涂抹而不是釉中所含铜元素在高温中的天然晕散。釉厚,天然垂流多不到底,底足无釉,露深黄色或浅褐色胎。
元钧瓷一般光素无纹,炉、罐、瓶等立器有的模印贴花或堆塑纹饰,纹饰模糊不清。元钧瓷常见有盘、碗、罐、炉、瓶、盆等。碗多敛口,收腹,小圈足,底足心有旋削残留的鸡心凸起。炉多直口或浅盘口,直颈,鼓腹,有3个小尖足或兽足,有的有耳。
与宋末金初的钧窑瓷器相比,元代钧窑瓷器流传后世的数量要多,但其价值与宋末金初却相差很大,主要是因为元钧瓷胎质粗松,釉色僵硬,存世量多等原因。
【免责说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钧窑
,
官窑
,
磁州窑
,
古玩
,
定窑
最近访问
头像模式
列表模式
相关帖子
•
青花一色 盛世风华 ——永乐雍正乾隆青花瓷器特点
•
技术贴!康熙青花瓷器鉴定通用技巧!记得收藏
•
惊蛰 I 青花瓷片,铭辨真伪
•
天青是美的代表 ,黑白是禅的核心
•
【珊瑚玉】有生命的宝玉
•
木雕又出精品,估价上亿!
•
古玩艺术品市场的出路:其实就一条
•
古玩艺术品拍卖高价成交靠谱吗?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不跟你好了诺
649
主题
65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积分
0
收听TA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翡翠宝石
玉雕
寿山田黄
南红玛瑙
蜜蜡
昌化鸡血
名石精雕
天然奇石
名瓷泥塑
图文推荐
20亿年前的巨大陨石砸出的大坑,坑内埋藏着1000吨黄金和大量钻石
2019-11-07
日本最著名的十大盆景 有些有800年历史 令人咋舌
2019-11-07
古玩圈寒冬来临,大部分收藏家穷的要命
2019-11-07
人类起源是陨石?陨石中发现疑点,人类的起源再次引发争议 ...
2019-11-07
陨石可遇不可求,但关键得认识特征,无球粒陨石的矿物混融状态 .
2019-11-07
热门排行
1
7点不同!缅甸黄玉和金膏玉的区别
2
常见的7种转运珠手绳编法,7种不同样式!图解
3
山水盆景的制作办法图解
4
戈壁石竟有60多种!但最受欢迎是这几种,不知
5
盆景9大结顶技巧图解
6
金膏玉能否掀起市场新热潮?
7
紫金鼠的另类玩法,你绝对想不到!
8
鉴宝专家怎样鉴定瓷器,谈古瓷器常用的5种鉴
9
磁州窑名品古瓷欣赏,件件美观养眼!
10
铜川耀州瓷历史悠久,但你知道“耀瓷四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