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首页
BBS
翡翠玉雕
果核木雕
花卉盆景
匠人学堂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雕刻工坊
»
首页
›
漆器髹饰
›
漆金描金
›
梵韵雅集—第三十二期精品铜杂佛像专拍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梵韵雅集—第三十二期精品铜杂佛像专拍
[复制链接]
663
|
0
|
2019-12-28 21: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雕刻工坊:www.sukuo.cn
梵韵雅集是以古时候佛教艺术品及铜杂类古艺术品为主的交流平台,为活跃交流学习环境,本次由梵韵雅集推出第三十二期精品铜器及佛教艺术品无底价独家拍卖,所有藏品均三包。拍卖时间为2019年12月21日晚上八点,有意参拍者可扫下方二维码邀请进群。
梵韵雅集是以古时候佛教艺术品及铜杂类古艺术品为主的交流平台,自成立以来,已举行了32场拍卖会,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同时,为广大藏家与行家提供了可靠的交流平台,在实际操作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活动流程、创造佳绩,成为引领铜杂类古董线上拍卖活动品牌之一。本期拍卖是以精品铜杂及佛教古艺术造像为主题的拍卖,在此感谢梵韵雅集网络藏友的信赖与肯定,接下来,请大家赏阅本期拍品:
01
清 铜高士对弈图砚屏
尺寸:高16.5CM 宽18.8CM 重850克
品相:背面有铸痕.鹿足有老修
此种小型插屏亦可称砚屏,置于案头,与笔墨共论春秋,实为怡情雅趣。我国传统文人,一直有一种超然物外、寄身心于山水的隐士情结,此种山水人物砚屏置于案头,凭以释怀,悦人心目,深合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核。
砚屏玉为长方状,乃以精铜范铸而成的“高士对弈图”,画面以高浮雕和錾刻两种形式表现。画面中,两长须高士坐于席上,中置棋盘,其上似虬枝缭绕,画面内容丰富。屏站脚别致可爱,为两卧鹿,双角雄伟,昂首似呦鸣。整个画面主体以翻铸形式表现,复施以不同刀法錾刻表现细节,使整个画面主次分明,虚实相宜,也极富有层次。
02
清 铜老子骑牛出关像
尺寸:高度19.3CM 重930克
品相:牛背处一处锡补,一处铸漏眼.
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是我国古老的传说,也是道教故事中成仙的典例。司马贞“索隐”引《列仙传》则曰:“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老子乘青牛出关说的影响很大。在后人心目中,老子是一位大耳下垂、须发皆白,但精神爽朗,神态安详,乘青牛而隐逸的老者。画师们的《老子出关图》上那位老成持重、飘逸达观的得道老者也多是这副形象。其中老子出关中的“紫气东来”也成了我国文化中的一个基因,帝王之家将“紫气”当作吉祥、祥瑞,生子时若紫气满室,古人认为此子必定大有出息。老百姓之家也把“紫气”当作吉祥的象征。有趣的是老子骑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个著名的意象,青牛后来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骑了。到后来,“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词了,老子又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等。
此摆件为铜质,光泽、有质感,老子着锦袍舒坐于牛背上,面容安详可亲,面须和衣纹线条极富动感,对目视之,似觉其在微笑。铜牛引颈昂首,作前进状,以写实的表现手法塑造。整体观之,头、颈、背呈流线型,丝毫未见生硬之处,可作书房摆件,是清朝不可多得的铜器佳作。
03
明 铜龙女立像
尺寸:高27CM 重1560克
品相:裙摆有裂,飘带有残,背部铸漏眼,脚铸漏,局部小磕,️ 请参阅图片视频
此尊是八大龙王之一——婆竭罗龙王的女儿。龙女以顿悟成佛证明了两条佛理:一是众生平等,男女都可以成佛;二是佛教修学除“渐悟”外,还有“顿悟”。龙女为观音身旁童女,佛陀于《法华经》中曾讲‘龙女献宝,顿成正觉’之事,即是本尊立像所再现献情景。
铜龙女像为汉地装束,手捧宝珠,头上生出二角,可示其龙女之身世。面容丰满,表情矜持中而略带笑意,既有胁侍的谦逊,又有成就者的大气。身着宽袖长裙,身形窈窕,气度端庄,华美脱俗,所配耳铛等佩饰简洁而精致。造型饱满,制工精致,雕琢上注重姿态表情及服饰衣纹等细节的刻画,强调线条自身婉转流动的韵律之感,展现出明代造像追求唯美写意之风格,可为明代造像之佳作。
04
明 说法观音像
尺寸:高19CM 重1060克
品相:身上多处铸漏洞,手指残 飘带残.️请参阅图片视频.
观音菩萨头戴宝冠,正面安住化佛阿弥陀佛,发束绺垂搭两肩,脸型方圆,秀眉凤眼,目光下敛,高鼻小嘴,现慈悲女相。身着通肩式大衣,下着僧裙,衣缘铸刻精美花纹,衣褶转折起伏自然,胸前佩饰璎珞,体态丰腴。左手上举作说法相,右手托净水碗(已佚)。结全跏趺坐于多层仰式莲花座上,下方是六角式莲池形台座,刻水波纹。通体以铜质作胎,是明代流行的观音造像样式,造型雍容大度,铸造工艺精湛,甚为难得。
05
明末清初 魁星踢斗
尺寸:净高18.3CM 连座重960克
品相:局部小磕铸漏,后配大理石底座.
魁星本作「奎星」,为北斗星之首,职司掌理人间考选文运。唐宋时期皇上殿前陛阶上镌刻巨型鳌鱼,凡翰林学士、状元和承旨官朝见皇上时皆立于陛阶正中的鳌头上,故称入翰林院为「上鳌头」。于明代晚期至清朝中期最为流行,成为封建社会读书人于文昌帝君之外崇信最甚的神。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建有“魁星楼”或“魁星阁”。
此魁星铜制,沉稳肃穆。魁星圆瞪双目仰望上空,肩披帔帛,下着薄裙,腰际系结,帔帛绕臂迎风翻卷而下。左手捧墨斗,右手持朱笔,左脚摆出扬起后踢姿态,为「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祥瑞之意,下承圆形须弥座和灵芝台,吉祥如意。本像铜制精良,肢体细节刻划极富动感,表情传神,衣袂飘然,生动逼真,颇具艺术韵味。
06
清 金漆浙工
木雕
观音
尺寸:高24.5CM
品相:全品,配木座
此观音坐像以硬木雕琢而成,暗红色,包浆厚重,皮壳油亮,通体饰金漆,尤显富丽堂皇。观音头挽高髻,双目低垂,似俯视众生,表情安详,慈眉善目。身着佛衣,宽领大袖,衣纹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仿佛能触到织物质感,左手撑地,自在坐于仰覆莲瓣之上,刻划生动写实。这尊造像从材质到做工都远胜于民间一般作品,应为高门或清流订做之物,其表面保养良好、金彩经数百年仍熠熠生辉,可见原主人珍爱程度。
07
清 金漆木雕观音
尺寸:高34CM
品相:手指残,衣折有一处磕,头顶发髻有裂纹.
观音,又称“观世音”,“观”为观照之意,但它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而是以佛教的无漏(无烦恼)圆通大智来观照,“世音”是菩萨观照的对象、境界。在佛教诸大菩萨中,观音菩萨。
以慈悲著称。本尊观音菩萨立像束高发髻,面相方圆端正,眉目细长,直鼻小口,神态沉静慈和。观音体态匀称,造型优美,手脚刻划写实。身披宽袍,腰束僧裙,裙褶自然流畅地铺展开,以写实手法表现出织物的质感。整像造型优美端庄,衣纹绘精美纹饰,工艺精湛娴熟,是一件值得收藏的佳作。
08
清 铜饕餮纹三足鼎炉
尺寸:高18.5CM 口径15CM 重970克 .
品相:全品
此兽面纹鼎式炉造型为仿古青铜器造型,据史料记载,三代古铜器中,鼎的造型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异,商代前期多为圆腹尖足,商代后期和西周早期多圆腹柱足,西周中期鼎亦以圆腹柱足为多,但垂腹较宽,西周晚期,半球形腹带马蹄足。相比较而言,此鼎式炉应是以商代前期青铜鼎为原型,在清朝仿古之风盛行的影响下,结合了本朝风格而成。
炉侈口,方唇,束颈,两侧对立冲天耳,炉腹深俊饱满,下承三尖足,三足修长。鼎炉因年岁久远而有所磨损;颈部通饰六圈回纹,腹面中心作饕餮纹样,四周则以回纹为地,纹饰制作繁复对称,平整圆滑,整器予人庄严肃穆之感,古朴典雅。鼎炉虽小而大气威严,炉身纹饰规整繁密,于沈穆古雅之中寓高贵华丽之风,极为难得,当为鉴藏家珍视。
09
清 铜鱼耳炉
尺寸:高7.6CM 口径11.3CM 重648克
品相:底圈足芝麻小磕
此炉口圆外侈,溜肩深弧鼓腹,下承矮圈足,腹部对称铸双耳,外观呈鱼形。
铜炉
通体素面无纹饰,整体为铜胎之枣皮红色。整器手感下沉,质地浑厚,炉底铸三行六字楷书阳文“大明宣德年制”款。此炉选料上乘,制作精美,器型古朴规整,超凡脱俗,折角圆润线条优美,属仿宋代
哥窑
鱼耳炉的造型,颇具古风。
10
明
铜漆金
观音
尺寸:高10CM 重300克
品相:全品
观音的信仰始于我国东晋时期。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以慈悲为化身的观音在身心备受摧残的广大民众心中备受尊崇,至唐代更是深入民心,几乎到了“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程度。基于对观音无比的信奉和尊崇,在我国民间,观音的形象也多取宅心仁厚、慈悲为怀、身形丰腴,面目端庄的女性为基本造型,十分美丽。故其又兼备有明显的世俗化的某些特征。
此尊观音像以合金铜熔铸而成,结禅定印跏趺端坐于仰覆莲花座上,莲瓣浑圆。耳垂花饰垂肩,面目方正而丰润饱满,柳眉细弯,眼帘低晗,棱鼻小口,神态端庄肃穆、娴静祥和。衣纹飘逸优美。在装饰工艺上,此尊观音不仅造型、披饰熔铸饱满外,其通体还施以
漆金
,在历经数百年之后至今虽略显斑驳古意,仍熠熠光彩。
11
清 铜太平有象嵌宝熏炉
尺寸:高25.5CM 重2900克
品相:炉盖顶有一处粘修,盖象尾有粘补.
炉侈口直沿,鼓肩,弧壁斜收,器型硕大。双肩出象鼻状鋬,象仰首,鼻向上曲伸为鋬,下亦承三象首状蹄足,足着地处为鼻尖回勾造型,象首装饰有璎珞,嵌宝石,造型别致。炉身铸有缠枝莲纹饰,纹饰遍布整个器身,带穹庐状盖,盖镂空雕缠枝莲花,盖钮为一俯卧侧首的小象,背披刻有卷草图案的鞍鞯,佩饰璎珞。象背拱瓶,上承瑞果。口沿外侧精雕一圈云雷纹,意态连绵。
大象生动饱满,惟妙惟肖,缠枝莲花枝叶蔓延辗转,布局紧凑而不凌乱,简繁得当,颇具节奏感。庄严肃穆。「太平有象」为我国传统题材,即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之意。此香炉造型繁缛精美,工艺精湛细腻,为清朝一古雅端庄之铜炉佳作。
12
明 释迦牟尼
尺寸:高22CM 重1520克
品相:螺发、脸部、肩部有铸漏,胸口有出劈痕,底座铸漏小眼及修补,请注意参阅图片视频
此尊迦牟尼佛坐像为一尊典型的明代中原铜佛造像。释迦牟尼结全跏趺端坐,左手结禅定印,右手施触地印,是释迦牟尼经过六年苦修,在菩提树下成道的标准成道像。其头饰螺发,排列密集,是宋元以来中原汉传佛教常见的装饰形式。面相方圆端庄,鼻梁挺拔,眼睑低垂,目光下敛,似俯视众生,神态慈祥柔和,具有典型的明代汉地造像面相特征。袒露前胸,上着双领式通肩式大衣,下身着高束腰僧裙,腰间束带并打结,颇具装饰意味。衣缘处錾刻精美的缠枝莲花,纹样清晰精美,显示出当时匠人运用高超的写实技法。衣褶布排有序,衣纹流畅自如,厚重写实,极富质感,继承了汉地造像注重衣褶刻划的传统。高大莲台,双层仰式莲花瓣,瓣叶饱满规整,挺拔有力,时代特征明显。
13
明 铜彩绘骑狮文殊菩萨
尺寸:高35.5CM 重5830克
品相:底座背后小磕缺块,其余全品
文殊菩萨是印度梵语“文殊师利”的音译简称,意译“妙德”和“妙吉祥”,属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在佛教诸菩萨中,他以智慧见长,位居各大菩萨之首,佛经中称他“文殊师利法王子”。藏传佛教对文殊菩萨十分尊崇,与其修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藏传佛教认为,佛教修学的主要宗旨是断烦恼、证菩提,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办法就是修智慧,智慧如利剑,可以斩断一切烦恼之贼;如果不修智慧,而仅去做一切普度众生的善事,只能修得很好的福报,终究不能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达到成佛的最高成就。基于对智慧的重视,藏传佛教还将一些重要的上师或历史人物尊为文殊菩萨的化身,历史上先后有萨迦派四祖萨班 , 贡噶坚赞、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清朝乾隆皇上被尊为文殊菩萨的化身。
此骑狮文殊像具有明显的明代造像风格特征,头戴宝冠,宝冠正中供奉小化佛,脸盘圆润,嘴巴两边刻出肉迹,下巴圆润饱满。弯眉细目,鼻翼窄小,双唇丰满,嘴角上扬,法相寂静和悦,充满智慧之光。额际宽广,耳挂花珰,双目微俯,相容慈瑞。狮子趴伏于莲座之上,菩萨则呈自在坐像于狮背,造型生动传神。莲座由狮子驮着。狮子乃万兽之王,佛经就以“狮子吼”来比喻佛陀说法。整尊造像表层漆彩,极为艳丽,富有庄严雍容的气派,造型生动,雕铸一丝不苟,甚得明代佛造像精粹。
本文排版由“梵韵雅集”整理编辑
实体店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喜鹊路283号花地湾
古玩
城4楼4C10,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西路94号广州古玩城A217,梵韵雅集全体同仁在店恭候您的光临。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客官!在看一下呗~
【免责说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木雕
,
铜炉
,
古玩
,
漆金
,
铜漆金
相关帖子
•
北京诚轩秋拍首日破1.65亿人民币,傅抱石 听泉图931.5万人民币成交
•
古玩艺术品一旦资产化:又将是一波暴富潮
•
古玩地摊前的“新手”与“老手”的5大特点,你中招了没?
•
古玩艺术品拍卖市场,原来有这么多猫腻?
•
古董古玩如何从小白到行家
•
古玩市场大洗牌?从天堂到泥潭或许只有几年之隔
•
溃败的古玩市场正在悄悄崛起!
•
古玩市场
•
雄霸收藏界的沉香,为什么自古都是按克卖?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bomeizhimeng
766
主题
776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积分
0
收听TA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雕漆剔犀
百宝镶嵌
漆金描金
图文推荐
20亿年前的巨大陨石砸出的大坑,坑内埋藏着1000吨黄金和大量钻石
2019-11-07
日本最著名的十大盆景 有些有800年历史 令人咋舌
2019-11-07
如何识别陨石和普通岩石
2019-11-07
月球陨石被发现的数量为什么少?
2019-11-07
陨石可遇不可求,但关键得认识特征,无球粒陨石的矿物混融状态 .
2019-11-07
热门排行
1
初讲金膏玉
2
7点不同!缅甸黄玉和金膏玉的区别
3
盆栽杀疯了!The Weeknd“超级碗”震撼演出
4
盆景9大结顶技巧图解
5
戈壁石竟有60多种!但最受欢迎是这几种,不知
6
山水盆景的制作办法图解
7
金膏玉能否掀起市场新热潮?
8
谁说植物一定要种在地上,她用盆栽建成花园
9
紫金鼠的另类玩法,你绝对想不到!
10
古玩收藏:要在鉴别藏品的真伪上下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