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首页
BBS
翡翠玉雕
果核木雕
花卉盆景
匠人视频
匠人学堂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雕刻工坊
»
首页
›
漆器髹饰
›
漆金描金
›
奇特的漆器工艺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奇特的漆器工艺
[复制链接]
116
|
0
|
2020-12-21 14: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雕刻工坊:www.sukuo.cn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图01
在我国漆之为用
已经有近万年历史
漆器
作为华夏文明的瑰宝
任凭时光如梭
它就在那里
不惊,不动
……
图01
沉淀岁月留下的痕迹
即便剥去华美的外衣
留下的也是最质朴的本真
最震撼世界的美!
“漆器”,即用漆涂抹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制作漆器所用的生漆是从漆树上割取的自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在我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古人制作漆器主要为了实现防腐和装饰两大目的,防腐取自树漆本身的特性,而装饰这个目的,推动着我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内,漆器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那么本文在带大家认识精美绝伦的各类漆器的同时,为大家分析漆器的各类代表性的工艺。
分析漆器制作的工艺要从最基本的漆器制作讲起,漆器最基本的工艺就是把原器物外面涂一层漆,我们看河姆渡文化中,我国现知最早的漆器,就是一个木碗外面裹一层漆。
图02
那么能够被七千年前的人类使用的漆肯定用不了化工混合物涂料,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油漆不同,古人的“漆”是漆树的树汁,当漆树树皮受伤就会分泌树汁来保护自己,就像人磕着了会流血结痂一样,古人发现了这个特性便利用树汁去对木器进行防腐处理。到了东周,为了制作漆器,还会专门去种植漆树,庄子曾当过“漆园吏”就是专门管理漆树种植的小官。
漆器里面裹的原器物就是“胎”,叫法和瓷器一样,瓷器胎外面包“釉”,漆器胎外面包“漆”。但是有一个和瓷器特别不同的一点,漆器的胎不固定,什么都有。最早漆器就是木胎,因为漆本身就是针对保护木器的防腐材料,从史前一直到汉出土的漆器基本都是木漆器,之后“漆”渐渐作为一种装饰手法,运用到各种领域,就像“漆镇尺”,一般都是石胎的,因为镇尺需要一定的重量去压住卷轴;到了清雍正年间,还有瓷胎的漆器,这个非常罕见;甚至还有用空气做胎的“没胎”漆器,俗称“脱胎漆器”这个要在后面分类分析工艺的时候详细说。
一、夹纻
作“脱胎漆器”就需要“夹纻(zhù)”,脱胎漆器的制作过程十分繁复,但不难理解:“纻”就是用苎麻纤维织的布。首先我们要用泥土做成内胎,然后用“纻”包起来,上两道漆,再包一层布,再刷一层漆。如此反复,包裹成形,阴干后用水把土胎掉,这就是“脱胎”,之后再经过填灰、上漆、打磨,就可以可以得到成品了。这个手法制作的器物特点就是轻盈,因为去掉了胎体本身的重量。比较有代表性的物件就是“夹纻佛”,在唐代佛事盛行,需要扛着佛像去游街。
图03
如果是金属或者石头的佛像就不方便挪动和使用。在这个工艺中漆作为粘着剂来使用,我们有个成语叫“如胶似漆”漆是很黏的,漆在从流体氧化为固体是需要一过程的,这种物质在不同的时间点呈现着不同的物理性质,我国古时候漆工就用这种性质首创了下面这种工艺。
二、剔漆
讲“剔”这种手法,首先要知道“剔”与“刻”的区别。“剔”与“刻”这两个字都是立刀旁,就知道是要动刀了。但区别在于“剔”是在漆还没有全干,漆面有着牛皮糖质感的时候用金属工具去挖出花纹,而“刻”,就是雕刻,是在全干的坚硬漆面雕出花纹。说白了刻软的东西叫“剔”,刻硬的东西叫“刻”。
“剔”又分“
剔犀
”和“
剔红
”,这两种还得分开说,“剔犀”又叫“犀皮漆”,名字听上去很奇特,这个名字的由来说法也很多,光是主流的说法就有四种。第一种说法是:由于在器面刀口的断面显露出不同色彩的漆层,像犀牛角的横断面,故得名“剔犀”;第二种是:这个外观不像犀牛角横断面而是像犀牛的皮肤,所以“剔犀”又叫“犀皮漆”;第三种否定前一种:称“犀皮”是讹传,应该是“犀毗”就是犀牛肚脐眼附近的一块皮,有特殊的褶皱花纹;(明 都穆《听雨纪谈》)第四种就把前面全否定了:“犀皮漆”应该是“西皮漆”,西北少数民族所用的马鞍鞯会磨损出花纹,非常美观,所以仿制这种西边的皮的样式 。(元末 陶宗义《辍耕录》)除此之外,北方也叫“虎皮漆”,南方也有叫“菠萝漆”的叫法。不管叫什么名字,我们眼睛看到的就是这类器物的主要特点就是“朱间乌线”,说白话就是一道黑线一道红线。
图04
明 剔犀印泥盒
这种工艺就是涂漆的时候在胎上面涂多道的漆,先涂一道黑漆,再涂一道红漆,以此类推,层层涂抹,然后用刀剔出花纹,这样剔下去的纵深面就会显露出漆层色彩交替的花纹了。剔漆所用的彩漆不规定一定是红和黑,也可以有黄、绿等色彩。剔犀最早的实物器件,是在三国吴朱然墓里面发现的两个“耳杯”,就是“曲水流觞”的“觞”。但是其他的剔犀都是元明以后的,也就是说三国一直到元明中间是空档,我估计朱然墓里面的跟现在的剔犀不是一个东西,但是我也没见过,我也不敢胡说。
“剔红”也叫“
剔彩
”,与剔犀不同,剔红虽然也需要层层上漆,但是用漆的色彩是单一的,没有交替色彩去涂漆。剔红在我国最早的实物只到元代,日本有宋的剔红盘子,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剔红。
图05
提到日本了,不得不说日本虽然不是漆器的发明国,但是他们对漆器的感情要比我们深。要知道,汉代结束,漆器就也跟着没落了。制瓷技术的提升直接导致瓷器霸占了市场,一方面瓷器化学性质更稳定,是更好的替代品,而且制瓷的成本比制漆器低太多了。所以在当时,漆器一般老百姓是不会去用的,一般都是贵族的玩具。现在也一样我国家庭里几乎不会有漆器的日用品,
图06
但是在日本家庭里,一套漆器的食器是比较常见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偷手”也很发达。所谓“偷手”就是在制作器件时用更简单的方式来达到同样的效果。日本有剔红的偷手叫“堆朱”,就是在胎上用泥灰堆出花纹和造型,然后涂一层漆,看起来很精细和剔彩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还有一种更省事的办法,叫“镰仓雕”直接在胎上面雕刻,然后刷一层漆,自然就没有剔出的层次感。这是题外话。
三、填刻
“刻”就是在已经完全变硬的漆层上雕刻,在此之前,都会涂上层层的漆,漆层越厚雕工越有发挥空间。
雕刻往往会伴随着“填”,“填”就是往雕进去地方填入一些东西,如:金银、彩漆、宝石等,一般叫镶嵌技艺,也叫“雕填”。
图07
在这些工艺中,有着三种比较相近的技术,也就是填漆、戗金和款彩。填漆也就是填彩漆,它的做法是首先在漆地上通过阴刻来进行雕刻,然后就要在这些已经雕刻出来的花纹中填入彩漆,在放入地窖中阴干后,拿出来把表面的不光滑的地方磨制光滑,使得表面光滑无比。“戗金”则完全不同,它是现在漆地上用专门的刻刀或者锥子等工具画出纤细的花纹,然后在在阴线内打金胶,将一些磨好的金粉或银粉填进花纹里。款彩。顾名思义,刻章雕花的时候,阴字凹入的叫“款”;阳字突起的叫“识”,“款彩”就是在凹进去的地方填彩,但和填彩不一样的是,款彩不做过多打磨,填入的彩漆像山峦一般。款彩在欧洲很流行,尤其是款彩的屏风,“还有一个特有的名称,叫“科罗曼多”(Coromandel)。
图08
这其实是印度的一个港口,荷兰人从将款彩偷渡到印度,在印度科罗曼多港换船,最终运往欧洲。所以当欧洲人问到这是哪来的时候,荷兰商人为了保护商业机密,那自然就是“科罗曼多”来的。当然装饰技艺是可以叠加在一起使用的:也就是先将彩色的填漆做好,之后再沿着填漆阴刻的花纹中在阴线内打金胶,粘结金箔或者金粉,亦即“戗金细钩填漆”。
图09
还有一种清朝盛行的工艺叫“识文描金”,前面提过“款识”,“款彩”是在雕刻的凹进去的地方填彩漆,“识文描金”就是在雕刻的突起处涂金,起到强调花纹的作用。一般会将龙、凤、山、水等用金漆描出来,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图10
在动笔前我看了很多专家讲解,甚至是漆器制作过程的视频,也查了很多资料,想把门槛放低,文字也有下功夫。能力有限,如有不足,还望行家指正补充。另外码字不易,请多多点赞和关注我们吧!
GJL194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字:曹张雨
编辑:奚落雨
你的一个“分享”
让我们之间的距离又近了一步
【免责说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剔犀
,
剔红
,
剔彩
相关帖子
•
40年等一回!上博198件战国到民国漆器展,精美不亚正仓院宝物!!
•
伦敦快讯:乾隆御用九龙宝座拍出5441万!
•
造物有灵——我国漆器
•
有一个地方让人了解过去的人干了什么,预感未来的人将要干什么
•
雕漆工艺 我国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乐的快乐着
667
主题
67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积分
0
收听TA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雕漆剔犀
百宝镶嵌
漆金描金
图文推荐
20亿年前的巨大陨石砸出的大坑,坑内埋藏着1000吨黄金和大量钻石
2019-11-07
日本最著名的十大盆景 有些有800年历史 令人咋舌
2019-11-07
古玩圈寒冬来临,大部分收藏家穷的要命
2019-11-07
人类起源是陨石?陨石中发现疑点,人类的起源再次引发争议 ...
2019-11-07
陨石可遇不可求,但关键得认识特征,无球粒陨石的矿物混融状态 .
2019-11-07
热门排行
1
7点不同!缅甸黄玉和金膏玉的区别
2
常见的7种转运珠手绳编法,7种不同样式!图解
3
缅黄约战金膏玉
4
紫金鼠手串原来有这么多玩法!
5
陨石可遇不可求,但关键得认识特征,无球粒
6
山水盆景的制作办法图解
7
日本最著名的十大盆景 有些有800年历史 令
8
古玩圈寒冬来临,大部分收藏家穷的要命
9
鉴宝专家怎样鉴定瓷器,谈古瓷器常用的5种鉴
10
月球陨石被发现的数量为什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