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西方人开始陆续来到我国,掀开了中西贸易的新局面。随着中西贸易的频繁,以及西方社会对我国瓷器了解的不断加深,欧洲人视德化白瓷为“我国瓷器之上品”,对其赞誉有加。法国人普拉德在《1692年巴黎通讯地址实用手册》一书中首次将德化白瓷的命名为Blanc De Chine(我国白),这一专有名词成为德化白瓷的特殊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大理石雕像价格过高,大家开始寻找类似的替代品。托马斯·巴特姆(Thomas Battam)发明了欧洲白瓷,质地和色彩都与大理石相似,而且可以液体形式铸模成型,便于大规模生产,价格也相对便宜,但其并非与我国白瓷一样的硬质瓷器。直到1842年,由威廉·泰勒·科普兰(William Taylor Copeland)和托马斯·加雷(Thomas Garrett)经营的斯坦福德郡工厂终于生产出白色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