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首页
BBS
翡翠玉雕
果核木雕
花卉盆景
匠人学堂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雕刻工坊
»
首页
›
果核木雕
›
金银铜雕
›
非遗手工银器锻制的传承者—杨兴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非遗手工银器锻制的传承者—杨兴录
[复制链接]
892
|
0
|
2021-4-19 18: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雕刻工坊:www.sukuo.cn
杨兴录
金属工艺类中华传统雕刻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杨兴录生于辽宁省鞍山市银艺世家,其祖上杨忠林为清朝宫廷银艺师,技艺历经数代相传,1995年随其父杨威从艺,成为北派
银器
第四代传人,2018年荣获得鞍山市非物质化遗产北派银器打造代表性传承人,从艺二十余载,勤摹多练,掌握了银器手工打造扎实功底,长年致力于银器纯手工打造,创立具自己特殊风格银茶器,从事银壶及银茶器创作及打造工作,作品以打造一体银壶手工塹刻为专长,代表作有《龙腾盛世》银壶,《国色天香》银壶,《鹤寿延年》水罐等作品.
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7日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19年11月7日荣获全国职业评价网技能人才库,金属工艺类“中华传统工艺名师”称号。
1992年随父杨威学习银器打造及堑刻工艺,随后遍访各地名师,研创北派杨氏堑刻工艺。长时间从事银器打造及堑刻工艺研究,至今以二十余年。创作打造出诸多银器艺术品。
46岁的杨兴录记得,自己的爷爷是银匠,爷爷说,爷爷的爷爷也是银匠。日月星辰几多变迁,说起银匠,还真是一个遥远的身份。熊熊火焰烤红了工匠的身影,随着臂膀的挥舞,铁锤的敲打,传来叮叮当当之声,这样的场景似乎只能从电影中瞥见,当今已随社会的发展,渐渐在大家的生活中远去。但在鞍山地区,今年46岁的杨兴录还坚守着这门老手艺……
从小生活在银匠世家的杨兴录,在银器制作这个行当里已经摸爬滚打了20多年,他回忆说,以前家里还有很多祖辈留下来的银蛐蛐等造型各异、散发着雅致光芒的小
银饰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机器生产早已替代手工劳作,而在火中锻造首饰的传统技艺利润低耗时长,因此在北方地区已经鲜有人问津。
杨兴录告诉记者,打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控制银子温度和捶打力度这样的入门功课,掌握起来也着实不易。以生火为例,必须保证温度恰到好处。由于银的熔点低,温度太高容易变软熔化,温度低又达不到锤炼延展的要求。此外同样的力度,银子温度过低,无法使其更好延展;温度过高,银子容易变形。同理,同样的温度,力度的要求也不相同。
时光荏苒,当今大规模的首饰制作,早已放弃了古老的手工办法,于是杨兴录开始将最初饰品上的工艺转到喝茶用的杯子、吃饭用的碗等家常物件上。一开始他做器皿做得不好,做得不够精。特别是尖角、拐角无法借鉴饰品的手艺。遇到这样的困难,他就会到处“偷师”,学云南贵州银匠怎么做,学日式器皿如何一体打壶嘴。在此基础上,自己再进行摸索和尝试。
制作的技艺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不断锤炼。杨兴录说:“当今和一百多年前独有的改变,就是使用了高温火枪,以前都是用嘴吹火,形成高温火焰,但是炉子还是那个炉子。”银块要反复捶打后,打成1至1.5毫米厚度的银片。而从银片到银壶的蜕变更是需要锤打、煅烧、淬火、造型、抛光,每一步都一丝不苟,银片变成银壶至少需要五六万锤,制造一把银壶少则十天,多则几个月。
一把看似纹理简单的银壶,需要熔化、捶打、轧条、浸模、出模、抛光等十几道工序,甚至每道工序完成后,都需要回火,让白银变得更听话、更容易塑型。经过无数次冶炼和捶打,就被加入了很多的想法和讲究。
力度的掌握全凭手上的感觉,用力过大容易将1毫米厚的银片打裂,力道不够又不能将纹理的层次感突显。力度不均匀,线条就会有宽有窄,深浅不一,影响美观。越是这看似普通的东西,往往越需要潜心雕琢。力度角度、深浅走向,都是手上的功夫。“眼到心到,心到手到”是打银的最高境界,虽是依照图样落锤,但要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需要时间与悟性的合力。跟随杨兴录学习的徒弟,至少三五年才能掌握基本的打造办法。不同的弧度,不同的位置,必须用不同规格的錾完成,单单掌握百余种錾的使用也要花很长时间
看似平常的敲打,却蕴含了无数的机巧。“第一次的塑型,行话叫打篮球,打得是不是在一条线上,既需要力气,又需要巧劲,落锤的轻重、原料摆放的平衡度把握不好,银子就会被打裂,光这个环节,很多学徒就得花费半年时间。”杨兴录说,手工银器加工是一门手力加耐力的技术活,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极大的专注力,每个形状的每次打磨、每个图案的微小细节,都必须精心完成,千锤百炼下来,对于当代人来绝对是一种苦力活。
为了把先辈传下来的这一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杨兴录又手把手地将这门手艺传给了儿子和徒弟,并不断推陈出新,使他们的银器制作工艺日趋完善。对于上门求学的人,杨兴录也不轻易拒绝,只有一点要求就是耐得住性子。因为完成一件好的银器往往需要很长的工时,有时是几天,有时甚至要几个月。作为银匠,不仅需要有能够长时间打磨、雕刻的臂力,更需要有耐心和细心。
“我觉得机械是取代不了手工锻造这个老手艺的,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所以我想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希望对后人能有个交代。”生活的富裕并没有让杨兴录放下手中的锤子,在城市的一隅遵循着传统,繁琐工序的每一次捶打都是他对这门传统手工艺的坚守。
当杨兴录的银匠身份不再是一门职业,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爱好,或是一种遗产,传统手艺就已经具备了文化价值,就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印记。柔软的心有情怀,粗糙的手有温度。这样一代代传下去,将不仅仅是手艺的延续,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
杨兴录代表作 五牛图
杨兴录代表作 龙凤呈祥
杨兴录作品 松鹤银水缸
一个银器的诞生
【免责说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银器
,
银饰
最近访问
头像模式
列表模式
相关帖子
•
赤峰哈斯巴图:院校里的银器名师
•
银光华彩 清雅俊逸--上海银器工艺的发展历程
•
芒市非遗 | 守艺人——傣族银器制作技艺及其代表性传承人肖岩冷
•
宋代官窑瓷器
•
什么是古董古玩,哪些物品属于古董?
•
把金拉成丝再编织成首饰,令人惊叹的我国传统技艺——累丝金工
•
第一期|考研必背几大金工艺,你知道多少?
•
古玩收藏你选哪条路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背心裤衩大拖鞋
808
主题
82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积分
0
收听TA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橄榄核雕
木雕根雕
竹雕
核桃葫芦
金银铜雕
骨雕皮雕
图文推荐
20亿年前的巨大陨石砸出的大坑,坑内埋藏着1000吨黄金和大量钻石
2019-11-07
日本最著名的十大盆景 有些有800年历史 令人咋舌
2019-11-07
如何识别陨石和普通岩石
2019-11-07
月球陨石被发现的数量为什么少?
2019-11-07
陨石可遇不可求,但关键得认识特征,无球粒陨石的矿物混融状态 .
2019-11-07
热门排行
1
初讲金膏玉
2
7点不同!缅甸黄玉和金膏玉的区别
3
盆栽杀疯了!The Weeknd“超级碗”震撼演出
4
盆景9大结顶技巧图解
5
戈壁石竟有60多种!但最受欢迎是这几种,不知
6
山水盆景的制作办法图解
7
金膏玉能否掀起市场新热潮?
8
谁说植物一定要种在地上,她用盆栽建成花园
9
紫金鼠的另类玩法,你绝对想不到!
10
铜川耀州瓷历史悠久,但你知道“耀瓷四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