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首页
BBS
翡翠玉雕
果核木雕
花卉盆景
匠人学堂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雕刻工坊
»
首页
›
翡翠玉雕
›
天然奇石
›
赏石,在时光之隙升华出生命之美!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赏石,在时光之隙升华出生命之美!
[复制链接]
646
|
0
|
2021-4-22 05: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雕刻工坊:www.sukuo.cn
世间有味之事,往往都无用,打着油纸伞,听春雨滴答,躺在院子里听夏虫声滋长,踏着露水,登高吟赏秋月,披上蓑衣泛舟,白雪茫茫,吟无用之诗,饮无用之茶,泛无用之舟,书无用之画,赏无用之石,终成一无用之人,却也因此而活地有滋有味了。
“香令人幽,酒令人远,石令人隽,琴令人寂”。可见其对于石的喜爱,隽永而深沉。名仕们
赏石
玩石,大抵热衷观看其形状,惊叹世间鬼斧之神功;或赞赏其色彩,瑰丽灿烂仿若斑斓美玉;或感知其韵致,对晤案头山水悠然入神……
坚韧顽强的石头,蕴含着缄默与沉稳,在漫长悠远的时光里反而熠熠生辉。
文大家爱石、赏石,甚至将它们作为朋友,是因为石头是永恒之物,一块顽石,犹如一个千古的故事,冷硬清瘦中,裹着一个不容被侵染的世界。
顽石,因邂逅文心而绽放生姿,如白居易《双石》诗曰:『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
两块毫无实用价值的怪石,在水边不知沉睡了多少年,被文人的艺术直觉所唤醒。新的生命,由此诞生。
石有百千形,而作为生命的姿态,又独有其精神。是故幽人曾论:『卧石不嫌于斜,立石不嫌于细,倚石不嫌于薄,盆石不嫌于巧,山石不嫌于拙』。
一块石头,面貌本已天成,但安置与摆放不同,便会显出不一样的精神,生命之美才得以焕发。如人之立身处事一般,恰如其分,方能不露俗态。
观赏者着迷,惊叹于世间神奇之所在,往往是那些被自然赋予了无数奇妙结构与纹理的石头。
石有千百形,或如青松直立,像挺拔的生命傲然高耸,透出倔强;
或如春水横流,石之纹理婉转悠扬,透出温柔;
或如大地广袤,厚重静默如谜,透出神秘。
一块石头,在时光的缝隙中,升华出生命之美,像极了经历了沧桑百态的故人,超脱俗世纷争。
唯有玩石之人,能读懂珍藏之物背后的艺术底蕴,不仅只是着眼于造型上的巧思,反而更加看重石艺作品蕴含的精神价值。从这一层面来看,也是越来越多收藏者收藏观念的提升,境界的提高。
石生自然,蕴含天道,每颗石头,都将会遇到欣赏它的知音!
【免责说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赏石
最近访问
头像模式
列表模式
相关帖子
•
赏石: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
•
【戈壁石韵】自然之魂,大漠瑰宝——奇石欣赏
•
【南红专栏】世界十大名贵玛瑙 我国南红身价第一
•
【文玩收藏】当我们老了,我们的文玩也老了
•
【黄河石理论专题】黄河石的名称及定义
•
【南红专栏】“别人家”的南红,别眼红哦!
•
赏石最高境界——人石交融、合二为一
•
赏石,没那么简单!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诸葛奔奔
744
主题
766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积分
0
收听TA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翡翠宝石
玉雕
寿山田黄
南红玛瑙
蜜蜡
昌化鸡血
名石精雕
天然奇石
名瓷泥塑
图文推荐
20亿年前的巨大陨石砸出的大坑,坑内埋藏着1000吨黄金和大量钻石
2019-11-07
日本最著名的十大盆景 有些有800年历史 令人咋舌
2019-11-07
如何识别陨石和普通岩石
2019-11-07
月球陨石被发现的数量为什么少?
2019-11-07
陨石可遇不可求,但关键得认识特征,无球粒陨石的矿物混融状态 .
2019-11-07
热门排行
1
初讲金膏玉
2
7点不同!缅甸黄玉和金膏玉的区别
3
盆景9大结顶技巧图解
4
戈壁石竟有60多种!但最受欢迎是这几种,不知
5
盆栽杀疯了!The Weeknd“超级碗”震撼演出
6
山水盆景的制作办法图解
7
金膏玉能否掀起市场新热潮?
8
谁说植物一定要种在地上,她用盆栽建成花园
9
紫金鼠的另类玩法,你绝对想不到!
10
古玩收藏:要在鉴别藏品的真伪上下苦功